讲座题目🐈⬛:高强度自修复聚合物材料 主讲人🪛🦁:孙俊奇 教授 主持人:杨海波 教授 开始时间:2019-11-16 10:30:00 讲座地址:中北校区化学馆A205报告厅 主办单位✦: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报告人简介: 孙俊奇📹,吉林大学化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2001年于吉林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2002年1月-2003年8月在日本理化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03年9月受聘吉林大学教授,2010年受聘吉林大学“唐敖庆特聘教授”。主要从事聚合物及有机-无机杂化膜的研究,包括🏋🏻:聚合物膜的界面组装新方法,自修复膜,自支持膜,多功能集成膜材料。2003年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获得2007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自2013年期任Langmuir杂志编委。 报告内容🌋: 自修复材料能够在受到损伤后自发地或借助外界刺激实现物理损伤及功能的修复🥋。基于动态共价键及非共价弱相互作用力的可逆性🧜,可以制备本征型自修复聚合物。现有的本征型修复聚合物多为软的聚合物橡胶/弹性体及凝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本征型自修复材料走向应用。基于上述考虑🙋🏿♂️,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的高度可逆的氮配位硼氧六环动态共价键,不同于以往的硼氧六环结构👨🏻🦯➡️,氮配位硼氧六环能够在室温下可逆地打开与重构。基于该动态共价键🏇🏻⚱️,实现了高强度的聚合物材料的室温下的高效自修复和可循环利用性能💼。同时🧝🏼♂️,发展了一种可以“自发”修复深达基底的裂痕的基于超分子聚合物的原子氧防护涂层🙏。构成该涂层的超分子聚合物以2-脲基-4[H]啶酮(UPy)衍生的笼型倍半硅氧烷(POSS)为单体(UPy-POSS)🧑🏻🏫,通过UPy之间的四重氢键相互连接而构成。其杨氏模量可达 ~4.5 GPa。该UPy-POSS超分子聚合物涂层具有良好的原子氧防护能力。当航天器一旦飞行到受太阳照射的一侧,受损的UPy-POSS原子氧防护涂层就可被“自发而迅速”地修复。该自修复的原子氧防护涂层对提高航天器的安全性🧔🏽♀️、延长航天器的服役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𓀆。进一步,基于聚合物复合物间高密度的氢键作用及微结构协同增强,制备了断裂强度高达~81 MPa的可修复聚合物材料🥏,该聚合物材料具有高的透明性和韧性,断裂的聚合物材料可实现温和条件下的多次修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