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题目👍🏿:π分子设计与其聚集行为 主讲人:李振 教授 主持人:杨海波 教授 开始时间🗽👮🏽♂️:2019-11-16 08:30:00 讲座地址:中北校区化学馆A205报告厅 主办单位: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报告人简介𓀄: 李振,现任武汉大学教授,天津大学讲席教授,天津大学分子聚集态科学研究院院长、理学院院长。1997年于武汉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2002年于武汉大学化学学院获理学博士学位。2003至2004年在香港科技大学作为助理研究员💇🏻;2010年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化学与化学生物学系从事研究工作👈🏿👨🏽🎓;2014年1-2月在新加坡国立大学Visiting Professor; 2018年2月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Honorary Visiting Scholar🫐。研究方向主要为有机、高分子光电功能材料化学。研究对象主要为有机共轭体系和功能高分子🎅🏻,研究范围涉及二阶非线性光学👩🏻⚖️、有机室温磷光🎱、力致发光💕🤰🏼、聚集诱导发光🟣🧬、传感器、太阳能电池、磁性纳米材料等。至今已发表SCI论文200余篇,被他人引用12 000余次,h指数为66🙇🏼♂️。并担任《有机化学》、《化学学报》、《ACS Omega》🦎、《Polymer Bulletin》、《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中国科学-化学》🚔、《Materials Chemistry Frontiers》编委。 报告内容🧑🏼🚀: 各种有机/高分子光电功能材料的分子设计均是基于不同类型和大小的π体系📁,涉及不同芳香环之间的相互协同以及分子的空间拓扑结构🧑🏽🎄。针对不同性质的光电功能材料,其体系设计理念也有较大差异。根据文献报道和李振教授课题组的研究结果,分子自身的结构与其聚集态排列形式,都是调控其聚集态性能的重要手段。通过分子的结构设计来调节其聚集态性能已有较多的构性关系总结,可是聚集态下分子的排列形式对其性能的影响规律仍需更深入探索。而如何通过分子设计影响其聚集行为,从而调控其表观性能🌓,可能不仅是聚集诱导发光领域,而是整个材料领域的关键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