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题目:New insights into anion transport mechanisms: voltage-gating, pumps and HCl selectivity 主讲人:Philip A. Gale 教授 主持人🈚️:杨海波 教授 开始时间👨🏻🦼:2019-11-25 14:30:00 讲座地址:中北校区化学馆A305 主办单位🏂🏿: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报告人简介✯: Philip A. Gale教授1995年博士毕业于牛津大学, 1995-1997年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奥斯丁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师从著名超分子化学家Jonathan L. Sessler♠︎。1997年起在牛津大学开展独立研究工作🕵🏻,1999年起在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化学系主任⬛️。2017年加入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化学学院👩🎤,现任该院教授及院长🅱️。此外🧘🏼🏂🏽,Gale教授还担任《Coordination Chemistry Reviews》以及《Supramolecular Chemistry》的主编和Chem. Sci., Chem, Chem. Soc. Rev., Trends in Chemistry 和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等期刊的顾问编委。Gale教授致力于阴离子识别🏋🏽♂️、转运以及其生物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至今已在Nat. Chem., J. Am. Chem. Soc., Chem. Soc. Rev., Chem. Sci.等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了两百多篇高水平论文,并连续三年入选化学学科高被引学者🤽🏼♂️。由于其在超分子化学领域突出的贡献🧑🏿🎓,他获得了the 2018 Izatt-Christensen Award in Macrocyclic and Supramolecular Chemistry, the 2014 RSC Supramolecular Chemistry Award, a Royal Society Wolfson Research Merit Award (2013) the RSC Corday Morgan Medal and Prize (2005) 和the Bob Hay Lectureship (2004) 等一系列奖项⚽️。
报告内容: 由于在治疗由错误阴离子转运引起的如囊胞性纤维症等疾病方面的潜在应用,发展人工阴离子载体成为了国际众多课题组的研究焦点。此外,通过离子转运改变细胞内的阴离子浓度梯度和酸碱梯度可导致细胞凋亡和扰乱细胞自噬,有望应用于抗癌药物的研究🦓。在此次报告中,Gale教授将对他们课题组最新的阴离子转运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包括可跨越磷脂双层产生阴离子梯度的氯离子泵激系统的构筑、新型四脲基大环的合成和络合性质研究🧝🏿♂️,以及全氟代四脲基大环对HCl的选择性转运以及机理研究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