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题目🚆:柔性仿生传感器 主讲人:王丽丽 副教授 主持人🐕🦺:吴幸 教授 开始时间👩🏻⚖️:2020-12-02 13:30:00 讲座地址🧑🎄🧑🧒:闵行信息楼133会议室、腾讯会议ID: 197 732 275 主办单位: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
报告人简介: 王丽丽,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17年和2018年分别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和“未来女科学家”计划(全国5人)📤。目前主要聚焦在柔性仿生电子器件在生物医学和环境监控领域中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在柔性感知集成器件稳定性⁉️💜、功能集成以及生物兼容等问题上取得了重要进展🧑💻🎹。以第一、通讯作者在Chemical Soc. Rev🚶🏻♂️,Adv. Mater.⚇,Adv. Funct. Mater.,ACS Nano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SCI论文60余篇,其中入选ESI热点及高被引论文9篇,全部论文总他引4000余次🚸,H-index 40。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厅和吉林省教育厅等多个项目。
报告内容: 随着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和智能终端的普及🔚,可穿戴电子设备呈现出广阔的市场前景。传感器作为核心部件之一,将影响可穿戴设备的功能设计与未来发展🆎🚱。目前❔,柔性可穿戴传感器不仅在监测大气污染物等方面具有普遍的应用👛,在医学、生物学、日常生活等方面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面向特定应用场景的需求,柔性传感器须满足高灵敏度👨👨👧👦、高稳定性👰🏻、快速响应时间和长工作寿命等要求🪴。迄今🏊🏼♀️🐍,人们发展了多种手段来提高柔性传感器的综合性能,包括敏感材料合成及器件设计制备等,但这些手段通常都是基于现有复杂的加工手段及材料合成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仿生”是科学技术研究中重要的理念与方法之一,在自然界中📞,经过千百万年的演变与进化🅱️🧙🏼,各种生物体都能通过独特的形状与功能实现对生存环境的适应。因此👿,通过向自然学习,对生物界存在的物质及结构进行“模仿”和创新🏋🏿,发展以类似趋生物性的方式对外界多重物理(灵敏度136 kPa-1)💱、化学信息(气体:PPb; 蛋白质:fM)实时精确感知的仿生传感器件,可以为新型电子器件系统的设计与传感技术的发展提供丰富的思路和方法,表现出人工智能特性,并拓宽探测技术的应用范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