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题目👃🏼:仿生粘附可控界面材料 主讲人:王树涛 教授 主持人:田阳 教授 开始时间♡:2019-12-22 15:00:00 讲座地址:闵行校区实验D楼207 主办单位: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报告人简介💂♂️: 王树涛📢,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所长助理🦸🏻,中科院仿生材料与界面科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要从事仿生多尺度粘附可控界面材料的研究🚞,提出了分子识别与结构匹配的界面协同识别理念并合成了系列可控粘附界面材料,如抗粘附界面材料🫵、高效粘附🏉、生物特异识别粘附界面和器件以及癌症检测等方面研究👲。曾获2013年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 2014年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2017年第三期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7年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等🩼。发表SCI论文180余篇👅,其中包括Sci. Adv.,Angew. Chem.🧫,Adv. Mater.🤌🏼,JACS🤛🏿🎹,Chem. Rev.,Chem. Soc. Rev.🫳🏿📃,Acc. Chem. Res.👌🏿,Nat. Rev. Mater.🧑🔧📎,总引14000余次📀🦵🏿,H因子60🤟🏿👰🏽♂️。
报告内容🏀: 向自然学习🧝🏿,为发展新材料源源不断的提供新原理和新思路。近年来,我们研究了几种生物界面上的特殊粘附现象🏎,并受此启发发展了系列仿生粘附可控界面。1)揭示了鸟类羽毛耐撕裂的性能是源于羽毛上的钩-槽-钩机械级联互锁结构,颠覆了传统认为的简单钩-槽互锁结构;发展了仿蜻蜓干态粘附材料,解决了传统仿苍耳尼龙粘扣已坏🗺、噪音大等问题🚵🏽♀️;发展了仿肾小管内壁的抗矿物粘附界面材料;2)提出结构匹配和分子识别的协同仿免疫界面识别理念,利用化学刻蚀、气相沉积📞、电化学沉积、模板复形👨🏿⚕️、电纺等技术构筑了系列仿免疫CTC捕获芯片;提出界面乳液聚合方法,构筑了系列形状可控(从Janus到多孔)与表面化学可控的仿免疫微球;3)揭示了伤口血痂的微观结构🏓,构筑了系列仿血痂伤口辅料🧣,有效的促进了伤口的愈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