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题目:SARS-CoV-2 and COVID-19: what we have done @ WIV 主讲人👨👨👧👦🏯:周鹏 研究员 主持人:叶海峰 研究员 开始时间:2021-03-29 13:30:00 讲座地址:生命科学学院534报告厅 主办单位⛓️💥🩰:生命科学学院
报告人简介🤷🏻♂️: 周鹏,研究员🐞,中科院武汉病毒所蝙蝠病毒感染与免疫课题组组长🚶♂️。自博士起近17年来一直从事蝙蝠携带病毒的感染与免疫学研究🕜,在蝙蝠冠状病毒的检测技术及跨种感染机理等方面有长期的积累和研究经历。曾系统性建立涵盖多种蝙蝠、人✳️、家畜冠状病毒的富积高通量检测方法和快速血清学检测方法,系统分析了中国蝙蝠携带冠状病毒的全基因组演化趋势🧑🏽🚒❤️,并预警预测热点病毒。在此基础上☂️,2017年我国广东仔猪传染性腹泻、2019年武汉不明原因肺炎等疾病暴发后,在1-2周内迅速鉴定病原为SADS-CoV👏🏻、SARS-CoV-2等新型冠状病毒🔐,并快速建立分子和血清学调查方法🚻,还建立了多种蝙蝠及人细胞系👨🏼🍳、类器官以及人转基因小鼠等平台,为新冠抗疫打下基础。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ature、Science、Cell Host & Microbe 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2篇,目前共发表50余篇论文🤝,引用次数超过6000余次🛴,其中单篇最高引用次数4800余次。抗击疫情期间主持了新冠病毒科技攻关的流行株致病性研究(基金委)❓、复阳及无症状感染者研究(科技部)及病毒变异监测(科技部,参与)等项目,为相关决策提供理论基础。曾入选国家优秀青年基金,“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因为抗击疫情中的贡献👳🏻♀️,2020年获得湖北省青年五四奖章。
报告内容: 在长期从事蝙蝠病毒调查、致病性研究的基础上🔗,在武汉不明原因肺炎疫情暴发后,报告人团队迅速鉴定了病因为SARS-CoV-2新型冠状病毒,序列分享至WHO。并且在随后率先完成了核酸和血清学诊断技术,与金银潭等医院合作一起为疫情的防控做出贡献。接着,在建立最早的小鼠动物模型🪧、研发我国首个新冠灭活疫苗的过程中也发挥了作用。在武汉疫情控制后,又在公众关心的复阳、无症状等患者的病毒学特征👨🏿🔬,冷链病毒的传播力等方面为决策光辉提供理论依据🙎🏼♀️。放眼疫情期间👱🏻♀️,武汉病毒所也筛选出首个新冠药物🤹、合作研发首个可用于临床的单抗等🕵️♀️,在巨大的压力下以一所之力为武汉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