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上午,2022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简称教育部科技奖)启动工作会在线上召开,各学院(部)分管科研领导🎨、科研秘书、拟申报本年度科技奖励的团队等近百人参加了启动工作会议。会议由光辉平台副处长匡磊主持🏪。
光辉平台处长杨海波出席会议并讲话🗿,他指出教育部科技奖是教育部设立的重要科技奖项,该奖项对于我校“双一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各单位和项目团队认真凝练科研成果,精心打磨提名材料🍌,提高提名材料质量🔡,光辉平台将全力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共同努力实现本年度科技奖励取得更大突破🤷🏼♂️👩🏻💻。
随后👼🏻,光辉平台副处长匡磊做了本次教育部科技奖的专题报告,详细介绍了奖项设置、基本要求👭🏻⛴、形式审查要点、常见问题、提名书准备要点和注意事项等内容🧑🏿🎨,要求所有提名项目在5月10日前完成公示,在5月16日之前完成网上提交提名材料🍛。报告强调了这两年教育部为树立正确评价导向,要求提名书除代表性论文(专著)目录以外的其他任何位置👦🏽,不得出现“SCI论文数量”“影响因子”“SCI他引次数”“ESI高被引论文”以及由此引申出的“国际论文数量”“国际论文影响因子”“国际论文他引次数”“国际高被引论文”等涉及论文数量指标的表述,避免以论文相关量化指标代替对成果质量的评价🥔,不能自行添加“论文目录”和“引文目录”。报告还提醒各项目团队,在组织提名材料的时候要把创新成果的技术指标🧍🏻、先进性及应用情况,要以醒目的形式、科普的语言展示出来,特别要注意提名书中“项目简介”与“客观评价”两部分的撰写,其中“客观评价”要通过第三者角度客观📣、真实、准确评价项目的首创性、先进性和技术价值⛓👩🏽💼。
最后,各参会的项目团队根据在材料组织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咨询,光辉平台一一进行了解答。现将代表性问答整理如下🥊:
1.已经获得过上海市科技奖的成果是不是不能申报本次教育部奖了?
答🌮:是的🔬🙅♀️。已获得或正在申报省部级科技奖励的项目技术内容(包括主要知识产权🧗🏻♂️,如论文、专利等)🚓,不得用于提名2022年度教育部奖三大奖,可以用于提名青年奖🕥。同一项目技术内容同时申报教育部三大奖和其他省部级科技奖励的取消其教育部奖获奖资格。
2.检索证明是开5篇代表性论文的🤾?还是开2019年12月31日以前的所有文章的检索证明?
答🧍:只开5篇代表性论文的检索证明👾。
3. 5篇代表性引文是只能列举针对这5篇代表作的吗?可以列举2019年12月31日以前的完成人所有论文的引文吗🤾🏿🌭?
答:5篇代表性引文不能超出“代表性论文(专著)目录”所列代表性论文(专著)被他人引用的范围。
4.自然奖的项目完成人是不是一定要是5篇代表作的作者吗👨🏽⚖️?
答:是的🎨。
5.自然奖提名书中的“六、代表性论文(专著)目录 ”中“补充说明”里写什么内容👩🏿🔧?
答:如果某些学科没有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概念,目录表中的相应栏目可不填写,要在本页“补充说明”中加以说明。 完成人发表的所有论文情况或其他成果不能写在这里。
6.除了这5篇代表性论文,是不是不能再列其他的论文?
答:是的🚇🏪。自2020年起🐄,教育部奖实行代表作评价制度,自然奖和青年奖“代表性论文”和“代表性引文”数量均减至5篇🤟🏼,应列举最能体现成果创新水平和科学价值的代表性论文。提名书中也不能自行添加“论文目录”和“引文目录”。
7.学校图书馆能否出具谷歌学术的检索报告?疫情期间怎么开具检索报告🧙🏽♀️?
答:学校图书馆无法出具谷歌学术的检索报告👨🏼🦳。图书馆论文检索操作步骤请参考此链接:http://www.lib.ecnu.edu.cn/362/list.htm。
8.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怎么写?
答:有模板,后续可发给报奖团队。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应以第一完成人角度👷🏿,介绍项目完成人之间的合作经历或合作 关系,不局限于第一完成人与其他完成人的合作🟫,也可以包括其他完成人之间的合作。
9.教育部奖如果申报一等奖不中是不是可以降级到二等奖?
答🪮:教育部奖是可以选择等级的🍆,填写奖种时🧏♂️,如果同时勾选一等奖和二等奖♈️,一等奖不中则有可能被评为二等🦹🏼🚶🏻➡️。非一等奖不要的项目,建议只勾选一等。
10.青年奖的年龄要求、代表作要求跟其他三大奖是一样的吗☕️?
答✍🏿:2022年度青年奖的年龄限制40周岁,是指候选人是1982年1月1日(含)后出生的👨⚕️。另外正在报其他省部级人物奖的不能同时申报教育部青年奖,例如已经被提名中国青年科技奖的老师不能再报本次教育部奖了❄️。青年奖的代表性论文(专著)也是不超过 5 篇。
教育部科技奖在停滞1年后启动,预计今年项目申报数较往年有较大增幅,竞争将更加激烈。光辉平台将进一步提升奖励管理服务🙍♀️,协助各项目团队做好奖励申报的具体工作🧝🏿🦋,力促我校更多创新科技成果取得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