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题目😕:因编码人工光酶催化有机反应 主讲人◽️:钟芳锐 教授 主持人🧑🏽🎨:周剑 教授 开始时间:2023-03-17 10:00:00 讲座地址:普陀校区理科大楼B1602会议室 主办单位: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报告人简介: 钟芳锐,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有机与精细化工研究所副所长。2008年获浙江大学学士学位🔬,2012年获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学位(导师:新加坡科学院院士卢一新教授),2013-2015年先后在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洪堡学者🦬,德国科学院院士Thorsten Bach教授小组)和乌尔姆大学(欧洲科学院院士Tanja Weil教授小组)从事博士后研究,德国洪堡学者,2015年12月入职华中科技大学成立独立课题组,2017年入选湖北省百人计划青年项目。主要从事仿生合成与生物催化领域的研究域的研究,近5年来,以通讯作者身份Nature👎🏼、Chem、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等期刊上发表论文25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6项🤵🏼。主持/参与科技部“合成生物学”重点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科技厅技术创新重大专项、深圳市基础研究项目等项目🚚,荣获Singapore National Institute of Chemistry Gold Medal、德国洪堡奖学金🍋、Thieme Chemistry Journal Award等荣誉。研究方向:仿生合成与生物催化👨🏻🎨。
报告内容😾🔽: 光合作用是光化学合成的“圣杯”。然而,自然进化形成的光酶十分稀缺㊗️,蛋白结构受限于20种天然氨基酸单体🐿,辅酶性质单一🅾️♥︎,一般仅适用于天然底物和反应,难以用于非天然高值化学品的催化合成。近几年来🚵🏿,得益于生物催化和有机光化学合成两个领域的蓬勃发展🧑🏻🦰,光生物催化逐渐成为有机合成化学的交叉研究前沿。我们基于化学原理驱动拓展酶催化反应性的研究思路,通过基因编码光敏性非天然氨基酸技术,将合成化学发展的优异光催化剂定点插入蛋白🕷,创制了全新的人工光酶🤷🏽♂️。基于光致电子转移和能量转移催化等“非天然分子活化机制”和人为编码的蛋白“超分子微环境”的耦合协同,实现了芳卤交叉偶联🪮、全细胞光催化脱卤氘化⏸、对映选择性[2+2]环加成等反应,拓展酶的种类✍🏽、催化机制和化学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