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题目🏃➡️:分析化学中纳米电极的应用 主讲人:陈兢鸢 教授 主持人:田 阳 教授 开始时间:2019-10-18 14:00:00 讲座地址:闵行校区化学楼135 主办单位: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报告人简介🦹🐹: 陈兢鸢博士是福井大学应用物理系的教授,研究方向是具有理论背景的电化学基础🧍🏻。她由福井大学的Koichi J. Aoki教授指导,获得博士学位,曾在金泽大学理学院任讲师♡,之后在Henry S. White实验室担任访问学者。陈兢鸢教授于2002年移居福井大学🚝🪥。她是许多专业协会的成员,如ACS等。到目前为止✋,已经在国际期刊上发表了数百篇高被引论文,并拥有多项专利➕➝。 报告内容🎺: 纳米领域的电化学工具是纳米尺寸的电极🤦🏿♀️,例如在扫描电化学显微镜。由于纳米级电极也具有纳米结构,因此它可能会表现出一些与整体性质不同的行为。在这里,我们专注于单个纳米电极上的稳态伏安法。 在微电极处的伏安行为的优点是表现出稳态的电流-电压曲线🤷🏿。这是由于存在3D扩散Laplace方程的数学解👩🏼⚕️。圆盘电极a上的一电子交换反应的半径方向的扩散控制极限电流简单地表示为IL = 4Fc*Da。随着电极直径的减小🥯,平均电流密度jL = (4/)Fc*D/a增大。另一方面🪶,通过循环伏安法🤙🏿,随着扫描速率v的增加,大电极处的密度增加。当电流密度的表达式设置为等于线性扫描伏安法的峰值电流方程(jp = 0.446Fc*(DvF/RT)1/2)时,扫描速率可以用v = 8.15RTD/Fa2表示。对于a = 100和1 nm的v的典型值分别为25oC下D = 10-5 cm2 s-1时的21 kV s-1和210 MV s-1。这意味着在纳米电极上的稳态伏安法使我们能够获得常规的快速扫描伏安法无法实现的快速电子转移动力学数据。在不故意添加辅助电解质的情况下,发生了与纳米电极上的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的高电流密度或电迁移。 演讲将从稳态伏安法开始,回答两个问题:1.从稳态伏安法与快速伏安法一起评估得出的“异构速率常数”的真实身份是什么⏬? 2.如何做无电解质伏安法🚁。 |